菡子与纯姐(二)
避 难
1937年七七事变,抗战全面爆发,11月7日,日军从杭州湾登陆,中国军队节节败退,日寇第十师团沿着宁杭国道向北挺进,准备攻打民国政府首都南京。溧阳城开始遭遇日机连番轰炸,溧阳城的百姓开始大批的逃反。
这时,程纯小学毕业,她送菡子到苏州女子师范上学后,为了生活,就到无锡一纺织厂上班。谁知没多久,菡子也来到了无锡上学,因为在苏州女子师范上学的菡子参加“一二·九”学生运动和抗日活动,被学校开除。不久,菡子以优异成绩考入无锡竞志女校,这样,菡子和纯姐她们又来到了一起。抗战爆发后,日寇大举进攻,山河破碎,工厂停工,程纯只得回到溧阳上城湾家中。
回到家中不久,日寇开始轰炸溧阳城,为了躲避日机的轰炸,一家三口(程纯妹妹已经出嫁到宜兴)开始往歌岐逃。逃到歌岐后两位老人再也走不动了,就在歌岐住了下来。程纯的老父亲经过这次大轰炸,受惊吓和劳累,一下子病倒了,最后不幸去世,程纯和母亲用一口薄皮棺材下葬了父亲。
就在程纯从无锡回家带着父母逃难之际,正在无锡重伤医院为抗日将士服务的菡子,也被母亲以病危的电报骗到家中。但那时年近16岁的菡子,对家庭已一无所求,就是母亲的温情也不能拴住她的心了,她要把生命交给国家,要在国难家仇中沉浮,在抗日的烽火中奋进!身无分文的她已是一个彻底的“无产者”,她大胆地走上了她自己想走的路。
她背井离乡,像一去不复返的小溪,无牵无挂,直奔苏皖边境的同城镇。在那里,她每天迎接曾参加过农民暴B动的四乡来人,把他们登记入册。组织交给她的任务是神秘的、光荣的,她的心情是激动的,她觉得工作就是考验,自己的生命就要从这里开始。不久,菡子赴江西南昌,投奔正在集中的新四军。此刻,这对老同学一个在“逃反”,一个在千里跋涉去参军,但目的只有一个,在抗争中求生存,在抗争中求发展。
而在溧阳的程纯,父亲去世后,这对孤儿寡母,靠在村上村下亲友的支助和她临时在学校替人代几堂课补贴点家用,维持着生计,面对这样的情况,为了生存和生活,她想到了老同学菡子,想到菡子慈祥的母亲,眼下不如到茶亭汕头村去找找生活出路。她事先专程去了一趟茶亭,在菡子妈妈的陪同下,来到了茶亭小学,这时学校已经恢复了上课,菡子妈妈带着程纯找到了校长,她们如此这般地向学校领导一说,学校领导非常需要这样一位语文老师,就谈定请程纯到学校代课。程纯千恩万谢告别了菡子母亲,立即赶回家,收拾行李家什赶赴茶亭汕头村。
晚年,菡子在《纯姐》一文中是这样写的:“纯姐原是无锡纺织女工,太平洋战争以后失业,家中只有母亲一人,年近半百,她自己也到了而立之年。兵荒马乱之际,纯姐担了全家一百多斤重的行李,扶着小脚的母亲,到我的故里避难。在我幼时读书的茶亭小学执教。”
当年在朝鲜前线采访的菡子(右二)
|